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巴豆
编号:235628
巴豆
http://www.100md.com 葫芦网中草药专业资讯网
     [别名]

    落水金刚(台湾)、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

    [来源]

    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 Croton tiglium L.的种子,其根及叶亦供药用。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2~7公尺。树皮深灰色,平滑,稍呈细线纵裂;新枝绿色,被稀疏的星状毛。单叶互生,具柄;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7cm,宽3~7cm,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浅疏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初时两面疏被星状毛,基部具3脉,近柄两侧各具1腺体。夏季开绿色花,总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萼片5,被星状毛,雄花无退化子房,雄蕊多数,花丝在芽内弯曲;花盘腺体与萼片对生;雌花无花瓣,子房3室,密被星状毛。蒴果倒卵形或长圆状,有3个钝角,无毛或有星状毛,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即巴豆,略呈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1~1.5cm,宽8~10mm,厚约4~7m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平滑而少光泽。种阜在种脐的一端,为一细小突起,易脱落。合点在另一端,为圆形小点,合点与种阜间有种脊,为一略隆起的纵棱线。种皮薄而坚脆,剥去后,可见种仁,油质,不能口尝。巴豆巴豆
, 百拇医药
    巴豆

    巴豆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溪边、林中向阳处。

    [栽培要点]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采集加工]

    栽后5~6年结果,采下堆积一处,经2~3天后,于日光下晒干,去壳,收集种子;根、叶全年可采,根切片、叶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

    种仁含脂防油(巴豆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croton resin),系巴豆醇(phorbol)、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crotin、类似蓖麻子毒蛋白)。另含有巴豆苷(crotonoside为2-羟基-6-氨基嘌呤核糖苷)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硷(ricinine)的生物硷。
, 百拇医药
    据文献报导,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A1(cocarcinogen A1即cocarcinogenC3)。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cocarcinogen A3,C38H60O8),油中尚含有致癌物B1(cocarcinogen B1,C37H56O8,及致癌物B2(cocarcinogen B2,C35H54O8)。

    [炮制]

    巴豆霜:将净巴豆仁,碾碎后加热,压榨去油,碾细即可。去壳方法如下:先将巴豆放在清水内浸泡3~4天,再用熬妥的粘稠糯米粥浆与已泡过的巴豆混拌,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经过4~5小时,巴豆皮即自行裂开,这时只要稍加揉搓,皮即脱落,簸去皮留其仁,即为净巴豆仁,然后去油制霜。
, http://www.100md.com
    [药理作用]

    1. 对胃肠道的作用:

    巴豆泻下的有效成分是巴豆油,能刺激肠道蠕动而致泻,大量的巴豆油可引起剧烈泻下,甚至导致死亡。其机理是:巴豆油至肠内遇硷性肠液水解后释出巴豆酸,刺激肠粘膜,使之发炎,增加分泌,促进肠蠕动,于0.5~3小时内产生剧烈腹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还能直接作用于肠肌。

    2. 抗肿瘤作用:

    巴豆油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S180腹水瘤、宫颈癌U14实体瘤及腹水瘤、艾氏腹水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巴豆醇二酯对小鼠P388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巴豆油乳剂给大鼠移植性皮肤癌作瘤内注射,能延迟癌的发展,并引起瘤体退化。

, http://www.100md.com     3. 促肿瘤发生作用:

    巴豆油、巴豆树脂、巴豆醇酯类均有促使某些化学致癌剂如甲基胆蒽的致癌作用,其本身亦有弱的致癌活性。巴豆油对单纯疱疹病毒诱发小鼠宫颈癌和阴道癌有促进作用。

    4. 镇痛作用:

    极少量的巴豆油口服、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对小鼠热板法和苯醌扭体试验及大鼠压尾致痛试验均呈现镇痛作用。

    5. 抑菌作用:

    巴豆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流感杆菌和绿脓杆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6. 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巴豆毒素能影响延长因子(elongation factor)1和2与核蛋白体的相互作用,抑制氨醯基位上新呔的形成,阻碍移位反应,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巴豆油注射给药可引起大鼠血清甲肿巨胎蛋白增加。
, http://www.100md.com
    7.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巴豆油能通过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地升高动物血压。巴豆毒素能溶解兔、猪、蛇、鸡的红细胞,对牛、羊、蛙血细胞有凝集作用。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DMA作用于血小板,可使血小板中cGMP浓度增加,对血小板凝集有促进作用。

    8. 其他作用:

    巴豆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巴豆油应用于大鼠皮肤可引起局部释放组织胺。皮下注射巴豆油可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巴豆水浸液为杀灭钉螺的特效药,对鱼虾、田螺及蚯蚓等均有毒杀作用。其作用以仁最强,内壳次之,外壳无效。

    [性味功能]

    种子:辛,热;有大毒。泻下祛积,逐水消肿;根、叶:辛、温,有毒。温中散寒,祛风活络。

    [主治]
, 百拇医药
    1. 种子:

    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治白喉,疟疾,肠梗阻。

    2. 根:

    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3. 叶:

    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

    用量种子0.15~0.3克,内服去种皮榨去油(巴豆霜),配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涂或捣烂以纱布包搽患处。根3~9克;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附方]

    [附注]

    1. 体弱和孕妇忌服,不能与牵牛子同用。

    2. 巴豆种子有大毒,内服须去油用霜(巴豆霜),以减低毒性并缓和峻泻作用。

    3. 巴豆油及巴豆毒素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系原浆毒,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细胞坏死,引起皮肤发红斑、灼热感和骚痒,甚至水肿或发展为脓疱。在加工巴豆霜时应尽量避免直接与皮肤、眼、鼻等粘膜接触。

    [参考资料]

    1.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百拇医药